-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利率普遍上浮10%-30% 高利率诱惑或致存款大搬家?
来源: 券商中国 2018-04-18 16:53“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总行通知,至于调整幅度有多大,是不是全部放开目前还不好判断,毕竟存款利率的过快上涨会推动贷款利率的上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从整体控风险、去杠杆为主线的监管导向看,完全放开的时机不一定成熟,政府可能更倾向于‘稳’。”一位大行深圳分行高管表示。
前述高管所指的“放开”,指的是日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的提法。在这之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已于4月12日召开会议,讨论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事宜,这被市场公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接受采访的银行及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存款利率上限的调整绝不会一步到位,而是分地区、分银行类型、分批次地渐进式放开。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已先行提高,包括建行、农行、中行、招行在内的数家银行近日已陆续发行突破此前利率上限的大额存单。
即便如此,目前存款利率仍然远低于理财的预期收益率。“最可靠的观察时点应该是资管新规出台后,现在虽然大家都提心吊胆,但毕竟靴子没有落地,多数银行还不会轻易出手调整,但整体利率水平上升是肯定的。”前述高管称。
上限调整不能一步到位,大额存单已先行
有关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的提法日前被市场广泛关注,这也被部分分析师认为是“实际经营状况的一次政策追认”。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央行在此时适时放松对于存款上浮区间的管理,主要的目的是对于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今年以来由于银行存款端竞争加剧,银行实际的存款成本已经进入抬升通道,大幅增长的结构性存款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她判断称,央行依然会循序稳健地推进,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或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亦或是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不会一步到位的观点也被银行业及分析人士普遍认同。
一位股份行零售金融总裁对记者表示,由于银行的社会性和外部性,利率一直会受到比较强的监管,无法完全放开,监管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干涉存贷款定价,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货币市场利率和存款市场利率过大的差额造成全市场流动性风险,解决的办法是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的下降和存款利率的适度上升,从美国情况看,最终长期平衡的结果是双方之间差一个联邦存款保险成本,“利率进一步放开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效率管理成为竞争的核心能力指标。”
事实也是如此。央行虽于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但受定价自律机制约束,存款利率仍然存在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50%的上限。“如果一次性放开,可能会产生存款恶意竞争、打价格战的风险,影响区域金融稳定,所以还是会采取分地区、分银行类型、分批次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的渐进方式。”一位中部地区城商行高管表示。
从目前情况来看,鲜有已明确提高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的商业银行,不少银行都是先从大额存单下手,先着手提高大额存单发行利率,突破此前上限。
建行官网显示,该行已于4月14日率先推出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一年期大额存单,不过对其他期限存单产品发行利率未予调整。
中行、农行也在4月16日推出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起购金额均为30万元,覆盖的产品期限分别为2年以下(含2年)各期限存单、1年以下(含1年)各期限存单。
招行则根据起购金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上浮幅度,并在4月17日推出突破此前利率上限的大额存单:其中50万起购的“增强型”大额存单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45%,100万起购的“进取型”大额存单较基准利率上浮50%。在这之前,该行并未设置这两档起购金额,所有大额存单起购金额均为20万元,各期限产品均较基准利率上浮40%。
此外,地处河南的焦作中旅银行拟定于4月18日发行2018年第二期个人大额存单,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存单利率均较基准利率上浮55%,而此前该行各期限个人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上浮幅度仅为45%。
“高利率”之惑
整体而言,即使在缺存款的大背景下,各家银行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依旧普遍上浮10%~30%,并没有很多贴紧利率上限的情况的出现,较此前的上浮上限甚至还有不小的差距。
某大行深圳分行资负部负责人认为,在银行实际经营中,可能有个别客户、个别产品顶着上限去做,但是占比不大,大部分还是按照挂牌利率来做,部分压力较大的分行为了冲时点,可能会在季末时点做一些短时间提高存款利率的动作。
而当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被提高,商业银行是否会顺势上浮到顶?从目前各行反应来看,可能性并不大。“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即使上浮到顶,存款利率水平与其他市场化存款产品利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大部分对利率比较敏感的资金已经搬迁到各种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产品上。”前述负责人称。
一位华东城商行中层对此表示认同。他也指出,上浮上限提高之后的实际存款利率抬升并不大。“对银行来说,为了一点微小利差就把存款搬来搬去的,并不是好客户。”
反观存量存款,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甚至不敏感,各行可能更多地采取“部分导流”的方式留住。“我们今年是通过主动推荐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表内理财等产品,尽量把可能要走的存款留下来,效果很不错,这些产品也同时起到吸收增量存款的作用,足以达到存款日均和余额考核的要求。”一位股份行深圳分行支行行长对记者表示。
当然,在同业业务严监管、存款利率上限提高的背景下,部分揽储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不排除通过以提价的方式来吸收存款、缓解负债端压力。但这是否会引发存款价格战,并导致存款由大行向小行搬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担忧可能过虑。
“首先,高息揽储向来不是大行的策略,即使中小银行愿意提供更高利率,大行也能通过网点优势、服务能力、产品来稳住负债,利率对存款的短期增长肯定是有帮助的,但长期还是要看服务和口碑;其次,大行和中小银行的存款价格差异本来就存在,大家都往上提一些,也不会说存款就搬走了,何况靠利率吸引的资金如果没有强相关性,还是会走。”一位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也认为,对于低成本负债能力较强的大行而言,其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本来就在上限之下,放宽上限基本上不构成影响;对于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的部分中小银行而言,放宽上限有利于其以更加合规的方式发展负债业务,不过需要继续通过MPA等方式加强对后者的约束。
中泰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则在研报中表示,在经历严监管后,相信更多银行会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负债管理能力以及资产、负债匹配能力上,存款的稳定性要比快速提高成本冲规模对银行更加有意义。也就是说,银行在吸收高息存款时需要考虑到资产端的配置情况,只有配置机会较为合理时,银行才会考虑吸收高息存款,而非盲目地冲存款规模。
息差影响不大?
市场对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另一个忧虑,在于存款成本上升带来的息差收窄。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银行业人士还是分析师对此都并不悲观,较多受访人士认为,负债成本受此影响的上升幅度不大,而随着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息差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一位华南农商行计财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势必对银行负债成本有所影响,主要是部分中小银行可能以更高的定价来吸收存款,加上大行提高大额存单等产品的利率,整体会带动存款利率的上行,不过幅度不会太大。“一方面,部分吸储困难的中小银行选择提高存款定价,有利于减少对更高成本同业负债的依赖;另一方面,综合负债成本基本已经稳住,即使上升也不会太快。”
与此同时,接受采访的银行人士对资产端收益率的变化更为重视。“首先,考虑到资产、负债的匹配,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而增加的存款成本将转嫁到资产端;其次,今年以来资产端价格呈现较快增长,资产端也还有机会通过调整结构提升收益水平,尤其是零售和小微贷款的增长,这种情况下息差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前述农商行计财部总经理表示。
不过前述股份行零售金融总裁提示称,贷款的需求被压回表内,存款还在通道、理财和货币市场里,流动性风险和比较长时间的不平衡压力下,银行只能提升贷款定价、提升存款定价,但实体经济无法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因此调整会是曲折的过程。
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四大行及邮储银行(港股01658)、部分农商行2017年均实现息差反弹,交行、股份行、城商行息差则普遍继续收窄,部分银行甚至收窄25个基点以上。但对2018年净息差的判断上,大部分银行都偏乐观,尤其是在资产端结构调整及收益的预判上。
建行就认为,在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零售优先、新业务培育(如住房租赁业务)的过程中,净息差将会逐步改善。平安银行进一步认为,在严监管、去杠杆措施实施后,很多表外业务面临挑战,使得今后对贷款的需求会比较旺盛,从而未来贷款定价会是一个往上走的趋势,但具体节奏如何不好判断。
存款竞争现状: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不可否认的是,受“宝类”产品、货基、理财等对存款的分流,以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落地、流动性管理新规、贷款派生存款减少等因素叠加影响,银行业存款竞争加剧,不乏有“存款大战”的声音出现。
不过,多位受访银行人士均认为,目前整体不会出现“大战”的现象,但在高度市场化的存款产品(结构性存款等)上,会出现激烈竞争,而这部分存款产品关联的则是利率敏感型客户。
“说存款大战有点过于惊悚,因为利率敏感型占比不算特别高,相应地适当增加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拾遗补缺即可,而对占比较高的一般性存款,各行都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存款竞争策略。”一位股份行战略研究部门负责人称。
数据显示,去年末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含个人、单位)较年初激增1.79万亿元,涨幅约33%,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继续飙升,前两个月增量已经达到1.41万亿元,甚至成为中小银行的主要负债增量。
而在一般性存款的竞争上,不同银行在不同地区的情况都存在较大偏差。“今年的存款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是个人存款方面,但整个深圳地区的个人存款都比较难做,主要还是要靠表内理财、结构性存款这些去吸引资金,与此同时,我们分行今年的对公存款、财政存款增长势头都还不错,这也延续了去年的存款增量结构。”某大行深圳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华东城商行人士则表示,该行对公存款压力较大,目前的存款增量更多的来自代发工资等基础性存款、结算性存款、第三方存管、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方面。他也笑称,现在的存款竞争格局就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这一现状也将导致存款竞争、定价乃至息差的分化。“旧的抓存款的方式可行性或者想象空间已经不大,长期来看,具有网点、服务、产品等优势的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存款。”前述中部地区城商行高管称。
在银行业的2017年业绩会上,不同银行也披露了不同的存款吸收策略,譬如平安银行的主要策略就是集全行之力联动做代发,甚至建立专门代发团队,此外还计划通过收单业务获取零售存款。
交行副行长吴伟则在答记者问时则表示,将通过多个方式优化负债结构,包括增加对LCR等流动性指标有较大正向贡献的稳定负债、通过提高客户粘性获取结算性等低成本负债,表内理财适当转化为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和一般储蓄等存款产品,并在科技金融方面寻求低成本负债来源。
[责任编辑:CX真]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重申经济状况支持渐进加息 (2018-05-03)
- 资管新规还未正式落地 银行已感不妙:存款消失不少 (2018-04-27)
- 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最高上浮幅度超过50% (2018-04-26)
- 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最高上浮幅度超过50% (2018-04-26)
- 房贷利率上扬 炒房“军团”哑火 (2018-04-26)
- 一线城市住房抵押贷款变局: 利率走高、审核趋严 (2018-04-26)
- 保本保息大额存单利率上浮50% 预计5月更多银行发售 (2018-04-26)
- 四大行首房贷利率上浮超基准10% 仍有可能持续提高 (2018-04-2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