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银行 > 金融人物 > 正文

任德奇:做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干家”

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2020-05-29 11:50

做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干家”

任德奇 作者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关键之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世界经济运行的节奏。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必须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行动指明了方向。交通银行党委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讲话内涵,在这场大考中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密切跟踪国家战略推进的具体安排,积极研判形势,以强健的主场优势,全面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快速推进。当前,最迫切的行动就是,全方位调配优质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能力本领,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支持区域内各类经济实体复工复产,坚定做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准确识变:准确把握“大变局”中蕴含的战略机遇,积极捕捉和创造发展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作出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布局,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布下了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历来是唯一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拓展业务的基本盘。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进程中,交通银行一直担当着重要角色。此次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多国边境关闭、航班停航、工厂停工、商店停业,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奋勇向前,越需要我们积极发现和捕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行动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可能蕴含的机遇。

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很可能会是中国资产进一步得到认可的新起点,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天平或将进一步偏向上海。相比纽约、伦敦、东京等成熟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后来者,具有中国特色。其建设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吸引早已经习惯了其他成熟市场的投融资者。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则制度的完善以降低交易成本,也需要依靠建强市场背后的因素对全球资本形成强大吸附力。后疫情时期有两方面的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中国资产估值进一步得到全球资本的认可。美国3月3日、15日两次宣布紧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把利率区间降至0%~0.25%,欧洲、日本等大型经济体则早已进入负利率区间,中国资产成为全世界大型经济体中最挣钱的资产。加之美联储首次实行无限量宽松政策,也必将进一步弱化美元信用。事实上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元的信用就在逐步下降,欧洲各国出现了去美元化的苗头,欧洲央行甚至将部分外汇储备换成了人民币。此外,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巨大反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中国制度优势、治理能力和经济活力,持有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可。二是人民币及以人民币定价资产的交易性需求或将上升。此次中国在疫情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决策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复工复产速度领冠全球。全球会逐步发现,持有人民币或是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意味着可以依托全球最大的可靠的工业生产制造基地,购买世界上绝大多数商品,这有助于提升全球持有人民币以及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意愿。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融资者,进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而言,也将迎来利好。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巨大压力,将倒逼加快推出能够进一步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举措,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政策。并且,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增进的作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后,其强大资源配置能力、对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拉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绝佳政策机遇期。全球的实践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往往是在经过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之后才逐步形成的。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的城市群联系紧密性日益提升,必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广泛的腹地资源。

科学应变:密切跟踪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政府行动方案,新时代的交通银行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交通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跟踪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近年对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不断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同时,作为一家总部坐落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我们充分审视自身优劣势,选择将长三角区域作为交通银行自身深化改革、探索能够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业务经验、锤炼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本领的重要突破口。

从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三项重要措施,到2019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从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到今年以来抗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交通银行始终密切跟踪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既随声起舞,又科学应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我们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关于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机遇  加快推进业务发展的意见》,在建立集团内部协同机制、推动长三角区域业务发展,发挥综合化服务优势、全面加强科创业务展业能力,重塑自贸区金融服务功能定位、扩大交通银行市场影响力,抢占区域金融要素市场“高地”、提升投融资与交易业务竞争力等方面重点发力、精准支持。此后,我们一直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新的三项重大任务、做大做强做优上海地区业务、创造性地发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作为交通银行党委重点关注、坚定不移、久久为功的中心工作。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有关国家部委和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及时跟踪研究政策动态,优化调整行内政策制度办法、体制机制、展业模式以及业务重点,将支持国家战略落实、锤炼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本领,作为交通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一直强调,长三角区域是交通银行谋划改革发展的基本盘,是打造交通银行竞争优势的聚焦点。这也造就了交通银行在战略上具备一些紧密对接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独特优势。总的来看,交通银行已经为此做好了三方面的准备。一是交通银行不仅总部设在上海,多数子公司总部也设立在上海,区域内还设有7家省直分行,且全行总资产约三分之一集聚在长三角地区,对长三角的辐射能力较强。近年来,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总分行、子公司不同单位强化协同机制,缩短决策链条,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二是交通银行打造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一直很清晰。各类牌照很多,相关资源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近期,我们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构建一体化协同机制,在更高层面、更深程度上落实“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经营理念,这有助于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支持。三是交通银行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全球经营网络,以及涵盖银行、理财、基金、证券、租赁、信托、保险、离岸等在内的“全牌照”,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交通银行积极发挥这些优势和特色,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自贸区新片区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探索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服务特定区域的本领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交通银行党委也清醒地认识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加速,既为交通银行提供了无限业务机会,也为交通银行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能够辐射全国改革经验、提升能力短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战略战术平台和试验田。

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自贸区新片区,都代表了当今中国最前沿的改革方向,将聚集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先进的产业和企业,展现最前沿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抓住了这一领域的商业机遇,就意味着抓住了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商业机遇。比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科创板设立,将助力长三角区域打造多个科技中心,电子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医疗、新材料等资本或科技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更为快速,各类要素市场也将更加蓬勃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在人口、资本、产业、科研等方面带来集聚效应,区域内基建、交通、公共服务等的互联互通趋势将进一步加快;自贸区新片区将推动上海地区投资和贸易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并辐射长三角整体,进一步吸引“走出去”和“引进来”跨国企业入沪。这些都将为商业银行提供大量业务机会和发展机遇。

同时,要抓住这些机会,必须有过硬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和能力,必须进一步激活交通银行“改革基因”、不断化解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激发交通银行经营活力。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正好为交通银行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了试验田。交通银行在长三角区域规模总量较大、管理基础扎实,相关改革容易在这些区域试点推行并总结经验;同时长三角区域本身经济基础好、风险相对较小,我们改革试点的步子也可以迈得更大一些,改革的成本也就会相应小一些。2019年以来,我们已经进一步聚焦风险授信、客户管理体制机制、网点综合化等,持续深化改革。有些改革举措的积极效应已逐步显现。我们将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的不收工,在积极作为中推进改革、锤炼本领,在大有作为中不断提升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的“交通银行效能”。

主动求变:做深、做细、做实,在紧密支持国家战略中实现交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交通银行经过深入研讨,凝聚全行上下共识和智慧,将中央对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要求深度融入发展战略之中,提出了“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研判大势、顺应大势、找好突破口,必须要精准布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是我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载体。当前,我们正在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行动。

第一,做强做大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各类业务。一方面,交通银行将进一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交通银行市场份额占比。另一方面,将紧密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活跃的发展机遇,整合各类牌照资源、打造股权投资平台,强化市场研究、做强交易业务和代客业务,强化集团协同、做大做精投行业务,为客户提供涵盖投融资、上市、并购、财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擦亮交银集团财富管理品牌。其中很多重点工作已经在逐步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信贷投放方面,2019年长三角区域内7家省直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合计新增是上年同期增量的1.64倍,2020年第一季度继续巩固了这一增长态势,各项贷款合计新增是上年同期的1.51倍。财富管理方面,2019年我行个人金融资产(AUM)、沃德客户数、私人银行客户数增幅均创近年新高,首批成立了理财子公司、2019年末产品规模市场排名第二,子公司交银基金近五年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行业排名第二。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强做大。

第二,以“两个扇面”为依托,加快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辐射全国乃至全球效应的改革探索。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和自贸区新片区这“两个扇面”,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试验田和突破口,也是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我们希望在这“两个扇面”中进行三方面的创新探索,解决集团长期存在的“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难题,以及客户基础薄弱的难题。一是不同经营单位的协同机制创新。我们借鉴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不改变行政区划分条件下探索“一体化制度”的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在不改变长三角不同分行客户管理和利益分配关系基础上,重点强化跨行政区域一体化营销服务方案和模式创新,比如联合授信、同城化结算、异地抵质押等,既保留原有机构的积极性,又解决以往跨省、跨区业务协调难的问题,强化对大中型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的经营理念,2019年我们设立了财富管理战略推进委员会,在集团内部推进“五个统筹”,也就是财富管理的产品整合、渠道共用、投研共享、品牌共建和风险共管,以此强化分行和子公司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密切协同。上述这些探索,正逐步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试点推广。二是跨境业务融合机制创新。我们第一时间在自贸区新片区设立新片区分行,并以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为载体,积极将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政策落实到操作实务中,成功办理了多项首单业务,有效满足了企业投融资便利化。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新片区分行和离岸金融牌照优势,进一步夯实境内外、离在岸、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模式和经营体系,满足各类主体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新片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发展。三是战略新兴产业、普惠客户融资模式授信审批创新。新兴产业、普惠客户是交通银行破解客户基础薄弱瓶颈的关键。针对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多样、直接融资占比较高,我们抓紧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加强与市场各类投资者合作、强化投贷联动等展业模式;针对商业银行缺乏对新兴产业客户的研究而出现的不敢贷、不会贷的问题,我们准备组建专班、强化力量,强化符合长三角产业特色的研究和专业化审批;针对普惠业务展业成本高、风险相对较大的问题,我们积极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企业信用平台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强化数据归集和分析平台建设,抓紧打造适宜普惠业务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第三,依托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机遇,推动全集团科技赋能从“科技支撑”走向“科技引领”。加快金融科技发展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的有力抓手。交通银行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努力推动科技引领发展。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19年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长22.94%,制定并推进金融科技万人计划,2019年科技人员占比4.05%、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们强化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大数据思维,积极推动流程重塑、模式创新,塑造交通银行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优势。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IT架构转型、业务和科技融合机制构建、数据治理提升这三件大事,将科技融入经营管理全链条,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第四,依托上海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机遇,强化全集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筑牢风险底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安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前提。交通银行将借助上海风险管理中心建设东风,一是继续深化风险授信改革,打造以“全覆盖、责任制、全流程、专业化”为目标的风险授信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制机制建设。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将加快提高大数据风控专业化水平,提升风险计量和监测的精准度,整合线下线上风控两方面优势,优化资产投向,加大存量高风险资产风险化解及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管住新增、化解存量,打好资产质量保卫战。三是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积极争取尽快开展利率期权等衍生品业务,并以首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机构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对冲工具,助力上海金融风险管理中心建设。

改革永远在路上。交通银行在今年以来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全面支持复工复产的大考中主动求变,积极行动,进行了一次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大练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朝深处走、向细中求,往实处做,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中谋划交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交一份新时代的“交行答卷”。

[责任编辑:CX真]

【相关链接】关于  任德奇  新闻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