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银行 > 业内资讯 > 正文

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被监管叫停 保本承诺或存变数

来源: 中国证券网  2018-05-15 11:29

⊙记者 张玉 ○编辑 陈羽

伴随监管部门压降“保本理财”规模,结构性存款披着“保本”外衣呈现井喷之势。

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达8.8万亿元,一季度新增1.84万亿元。而2017年全年新增规模仅为1.8万亿元。

不过,爆发式增长的结构性存款亟待规范。“市面上一些结构性存款是一种假结构,是一种变相的提高存款利率、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方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日,一些小银行跟风发行“结构性存款”,已被地方监管部门叫停。

戒不掉的“保本”冲动

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结构性存款成为原先部分保本理财资金的新去向。

近期落地的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意在打破“刚性兑付”。

为满足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在过渡期内,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压缩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和资产规模。

在一家工商银行网点,记者发现,该行已不再提供保本理财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保本结构性存款。在其宣传板上,赫然写着“结构性存款上浮66%至160%,守住稳稳的幸福”。

“这就相当于存款,挂钩了十年期国债,2.5%是绝对拿得到的。”该网点的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两款热销理财产品,一款期限为356天,另一款期限为260天,均注明是保本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在央行的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属于存款项下,被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如今却变身为银行揽储的重要工具,成为银行理财经理的“新宠”。

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资大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为1.89万亿元,较2月末增长逾2000亿元;中小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近1.9万亿元,较2月末增长逾1600亿元。

结构性存款真假难辨

记者了解到,按照央行《存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结构性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沪深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业务产品。

尽管挂钩的衍生品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存款+期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存款产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则与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挂钩。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结构性存款为真结构,即采用“存款+期权”,客户通过让渡部分利息收入来博取较高收益的可能。

但是,记者走访时发现了许多“李鬼”。“一是商业银行将内部转移价格提高,再让利给客户,本质上而言,客户获得了无风险的较高利息收益;二是通过假分层的固收产品,如设置一个100%会实现某固定利率的触发条件,把原本存在风险和概率问题的收益稳定成固定收益。”业内人士分析,上述两种均是违背了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一种变相的违规套利行为。

“保本”承诺或存变数

事实上,虽然也有存款二字,但并不因此就意味着“保本”护身符加身。

民生银行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对记者表示,为规避资管新规可能造成的潜在冲击,目前多家银行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来替代保本理财,充实表内存款。结构性存款尚没有被纳入资管新规进行管理,但不排除以后发布专门针对结构性存款的规范性文件,用来控制“假结构”存款的膨胀。

其实,就算是“真结构”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其收益也会随着所投资产的波动而发生变动。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说,这类产品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本,然而,金融机构发现了其能绕开监管,提供较好的获利机会,所以投资标的越来越复杂。

“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其中门道,保本的目的逐渐丧失,变成了金融机构获取高额利润的游戏。”王剑说,当市场情绪稳定、相关机构信用情况较好时相安无事,一遇市场逆转风险就会暴露。

业内人士建议,资管新规强调信息披露,就是为了让投资者去了解理财产品的投向,不要盲目迷信机构。建议投资者提升自身的理财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逐渐适应未来波动的理财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CX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